热点聚集

冬至养生,夏至治病”。 一个在安内,一个在攘外。 又热又冷,又冷又生,病得很重。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,夏天的阳气盛行于外。 从夏天开始,阳极是阴生的,阴气在里面。 这个季节的养生保健,一方面要适应夏天阳盛的优势,保护阳气,适应中医“春夏养阳”的优势。 另一方面,夏至也是所谓的“阴阳争死生分”的季节,被称为“夏至一阴长”。 也就是说,尽管很热,阴气已经开始生长了。 这是因为有必要结合适时的优势调整养生方法来保护阳气。

营销:夏至丨冬病夏治

夏至养生,“三避”在前

夏至来了,正式进入盛夏季节。 这时温度高,对人体有某种负面影响,容易造成损伤。 夏至养生应该遵循“三避”的大体,即避暑、防潮、避寒,保持身体健康稳定。

1 .避暑

在高温环境下,人体温调节机制紊乱容易引起“中暑”,如果处理不及时,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,例如引起意识模糊、躁郁症、昏迷等症状。

避暑要观察采取的第一措施:

(1)、中午左右不要外出。 特别不要晒黑。

(2)不消耗剧烈的运动和体力。

(3)、保证汗腺功能正常,不损伤汗腺。

2 .避免潮湿

高温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,但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相关性,因为夏天除了避暑还需要避免湿气。

避免潮湿的第一种方法:

(1)、远离潮湿的环境。

(2)饮食利湿(有除湿作用的食物主要有鲤鱼、红豆、金针菜、生菜、薏米、菜豆、冬瓜等)。

(3)、空调设备除湿。

(4)、药物不湿。

3 .避寒

中医认为,夏天为了散热,人皮肤毛孔张开,最容易感到寒冷、风湿病、湿热之邪,最容易生病。

避寒的主要内容如下。

(1)、防止肚子发冷

一是要尽量注意吃温暖的食物,不要喝冷饮,吃冷食。 二是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做“肚子”。 三是早餐适度吃生姜,民间说“冬天吃萝卜夏天吃姜,医生不开处方”是有道理的。

(2)、为了防止身体寒冷、防止身体寒冷,首先要正确采用风扇和空调。

(3)、防止头、脚的寒冷,夏天不要用冷水洗头、洗脚。 我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病。

4 .养护艾灸

中医认为,夏天为了散热,人皮肤毛孔张开,最容易感到寒冷、风湿病、湿热之邪,最容易生病。

避寒的第一,夏天环境热,人体热,可以用特定的穴位、温暖的药艾灸。 草本身具有温通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燃烧后内注热气,可以去除深深潜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,丰富人体的阳气。

在口袋灸上贴中肋穴

夏至节气推荐艾灸穴位

2019三伏日日程

伏前: 5月05日? 什么?7月16日

三伏: 7月17日? 什么?7月26日

中伏: 7月27日? 什么?八月十六日

末伏: 8月16日? 什么?八月二十五日

伏后: 8月26日? 什么?九月二日

上一篇:营销:公司及个体开展网上软文发新闻的目的是什么?

下一篇:营销:失眠如何办?有了它,不在话下!


标题:营销:夏至丨冬病夏治
地址:http://www.wenfangge.com.cn/xinwen/35496.html


免责声明: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