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老张开广告公司十年,帮顾客打造过无数爆款 campaign,自家官网却挂着2015年的案例。这事儿在圈里传为笑谈,却道出个扎心现实——医者难自医。今儿咱就掰扯掰扯,广告公司要怎么破这一个魔咒。
线上推广得玩点野路子
某深圳互动公司去年整了个狠活。他们把服务报价单做成密室逃脱游戏,顾客得破解线索才可看到价格。结果官网停留时间从30秒暴涨到8分钟,咨询量翻了五倍。这种反套路操作,可比正经发白皮书管用多了。
重点说说"内容钓鱼术"。杭州某创意公司定期发"比稿失败案例集",专门分析自己输掉的案子。看似自曝其短,实则展示专业度。这一个策略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逆向思维,让他们的新顾客转化率提高37%。软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"软"字,如同一池春水藏杀意,收而不露,克敌于无形。
案例包装要会偷梁换柱
千万别傻乎乎写"服务过500强公司"。业内人都懂,给500强做过张海报也算服务过。不如改成"帮某乳业巨头提高18-25岁网民复购率23%",数据颗粒度越细越可信。有个取巧法子:把服务环节拆解成独立案例,单个项目能包装出三五个故事。
学界共识指出,视频案例比图文案例说服力高4倍。但别拍成公司宣传片,学学北京某公司的操作。他们把比稿过程拍成纪录片,顾客犹豫时的专业建议,比成交案例更具有冲击力。就像饭店后厨直播,看得见才吃得放心。
顾客转介绍得设局
石家庄某活动公司玩得溜。他们搞了个"顾客联盟计划",介绍新顾客可兑换全年免费设计服务。没想到建材商把装修公司介绍来,装修公司又把地产商拉进来。这一个裂变效应,可比投信息流广告划算多了。
重点提防"自来水陷阱"。见过最惨的案例,某公司给转介绍顾客打九五折,结果老顾客全改当中间商赚差价。后来改成赠送等值增值服务,例如免费年度视觉诊断,既保利润又显专业。这就跟健身房卖卡似的,送私教课比打折更具有吸引力。
本人观点时间
在4A公司实习两年后,笔者发现个怪现象:越是端着架子的公司,越难接到好活。现在偏爱跟"工作室型"公司合作,他们官网可能丑点,但案例页都带着思维导图和数据看板。
最近帮学长优化官网时做了个测试。把"服务流程"改成"避坑指南",跳出率立马从68%降到41%。您说神不神?顾客真正关心的不是你怎么做,而是你能帮他躲过哪些雷。
最后说一句得罪人的大实话。小公司别老盯着4A那套,人家靠百年招牌吃饭,你得靠骚操作活着。见过最野的路子,有家公司在竞品公司电梯里投广告,直接撬走对方三个大顾客。这世道,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,您说是不是这一个理儿?
标题:广告公司咋给自己打广告,实战派揭秘三大狠招
地址:https://www.wenfangge.com.cn/news/114109.html
免责声明: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