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周路过步行街,看见两家奶茶店上演冰火两重天——一家排队长得拐弯,另一家店员比消费者还多。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学期帮学姐奶茶店做推广的惨痛经历,当时差点把三个月生活费都赔进抖音投流里。今儿咱就唠唠:奶茶这一个红海市场,到底怎么玩转互联网推广?
先说个扎心现实:别以为买个网红同款杯子就能火。去年某品牌山寨某知名IP包装,结果被粉丝骂上热搜。要我说,这种操作就像往珍珠奶茶里加老陈醋,纯属自毁招牌。
这里要纠正个致命误区(我也被坑过)。有人说做奶茶推广就得找大主播带货,其实啊,素人探店才算是性价比之王。举一个栗子:当我们找50个大学生拍"宿舍奶茶测评"短视频,配合"第二杯半价"校园裂变活动,三个月新增3000+学生会员。学界共识,真实场景种草比明星代言转化率高5倍不止。
三大自杀式操作:
- 全天候直播店员摇奶茶(受众看着都手酸)
- 小红书只发商品图配"超好喝"(不如发"防洒杯套测评")
- 美团优惠券设满50减2(打发叫花子呢?)
可能有老板要急:小本经营怎么玩得起花样?去年帮城中村奶茶铺做的案例特典型。他们把抖音定位改成"打工人续命水",拍外卖小哥蹲门口吨吨喝的场景。配合"晒工牌立减3元"活动,硬是把3平米小店做成区域网红。
这里插个救命对比表(建议截图):
传统做法 | 创新策略 | 效果差异 |
---|---|---|
发传单 | 做杯套二维码 | 转化率高8倍 |
雇人排队 | 推"等茶小游戏" | 停留时长+5倍 |
大众点评刷好评 | 拍原料开箱视频 | 信任度提高300% |
突然想起茶颜悦色刚进深圳的神操作。他们把点单流程做成"茶艺师资格考",消费者答题解锁隐藏菜单。这一个玩法直接把等茶时间变成互动体验,难怪有人排队两小时就为晒证书。这印证了那句话:"营销要像奶茶里的波霸,得让人嚼着带劲"。
最近做市调发现个诡异现象。那些死活不火的奶茶店,70%死在选址却猛砸线上推广。好比把店开在公墓对面,非要投"下午茶聚会"关键词。这一个观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常识,太多人本末倒置。
笔者认为,奶茶推广得抓住"三感":网感追热点要快,体感优惠要给力,情感共鸣要到位。上个月帮学弟做的案例特典型:把高考季限定款取名"蒙的全对",配合"晒准考证免费续杯"。结果周边三个中学的学生把店门槛都踏破了。
说一句得罪人的,现在做奶茶推广得学会"披着虎皮扮山君"。上周看到个神操作:某柠檬茶店在抖音教"手打渣男绿"特调,其实是在卖苦瓜柠檬茶。这种骚操作,可比正经推新品有意思多了。就像喝奶茶,三分糖的套路比全糖更让人上头不是?
标题:奶茶店如何在互联网上杀出重围,推广方案怎么定?
地址:http://www.wenfangge.com.cn/news/114080.html
免责声明: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